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第二届全国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
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四大项目斩获佳绩
10月14日,第二届全国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医学人工智能主题赛公布获奖名单。本届大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医学人工智能主题赛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承办。
赛事自5月1日启动以来,经初赛、复赛、决赛,来自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四个参赛团队在信息部主任章俊航的带领下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喜获优异成绩。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家校医整体数字疗法应用项目(2024HAI182)—— 特等奖
好睡眠365守护睡眠健康(2024HAI467)—— 二等奖
基于非接触式AI技术的健康监测与诊断平台(2024HAI410)—— 三等奖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心理支持系统(2024HAI261)—— 优胜奖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家校医整体
数字疗法应用项目
项目背景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典型的临床特点是和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虽然有些患者的症状会随年龄增长而减轻,但大多数患者的ADHD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患病率高达10.2%。为了给ADHD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李晓晶教授团队基于经典心理学范式,结合游戏化元素,开发了一款新型的数字化认知训练产品,它通过多个训练模块和内置测评系统,提供个性化的认知功能训练。
应用场景
该数字疗法可实现家庭、学校和医院的联动和协同,并建立起了“筛查-干预-管理”全流程服务平台。
好睡眠365守护睡眠健康
项目背景
现代社会中,睡眠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据报告,中国超过3亿人有睡眠障碍,全球约27%的人睡眠质量不佳。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只睡6.75小时,长期睡眠不足会引发情绪和健康问题。对此,毛洪京教授团队利用AI和数据分析技术,推出了“睡眠健康专家智能体”,提供个性化的睡眠健康管理服务,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自2015年以来,团队开发的全病程管理平台和“好睡眠365”APP已帮助40多万患者改善睡眠,该项目还被列为国家“5G+医疗健康”试点,显示了数字技术在睡眠医学的巨大潜力。
应用场景
睡眠健康专家智能体在学校可建立心理健康小屋,早期识别学生睡眠障碍、抑郁和自杀风险,实施干预措施,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学生心理韧性。针对医疗机构,智能体能为医院、专科联盟和社区中心提供定制化服务,优化诊疗流程。同时,支持患者在家中接受专业指导和个性化治疗方案,促进远程健康管理的便捷性和效率。
基于非接触式AI技术的健康监测与诊断
平台
项目背景
心理健康服务团队针对医疗健康行业的痛点,通过智能设备摄像头和血普光学成像技术,实现无创、实时的健康监测,解决了传统设备的依赖和数据采集不便问题。同时平台可利用AI算法,为用户提供多维度健康评估和个性化建议,增强用户自我管理能力,帮助用户进行日常健康维护和风险预防。
应用场景
该技术适用于个人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和企业健康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慢性病风险,致力于普及智能化健康管理。用户可以更便捷地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风险,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同时,医疗系统可以借助该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远程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心理支持系统
项目背景
中国约有3亿人存在心理问题,城镇居民普遍存在亚健康心理状态,常见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然而现有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筛查困难、干预单一和支持不连续等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服务团队着力于应用AI技术提高精神心理问题的诊疗智能化,致力解决筛查难题,扩大服务可及性,实现智能自助心理咨询与支持系统,提供连续的心理支持和追踪服务。
应用场景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心理支持系统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学校,用于大规模心理健康筛查,作为班主任日常沟通的心理助手;在医院,用于心理问题临床诊断参考与辅助医生问诊,也可作为患者心理教育与追踪服务工具,及用于科研场景;在社区,用于居民日常心理检测及心理服务;在企业,用于员工心理健康测评与心理支持;在心理机构,用于咨询前后心理评估与跟踪;在互联网上,用于用户智能化、个性化心理自助服务。
文中图片部分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信息部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