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热闹的春节过后,离别终将来临。随着假期结束,年轻人陆续复工复学,老人们的生活又回归了往日的平静。
生活一下子冷清下来,不少老年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
专家表示,春节假期后往往是老年人“节后分离焦虑”的高峰期。一些老年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特别是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更应该引起重视。春节前后,子女应该多关注老人的情绪。
为何老年人容易出现“节后分离焦虑”
相见时难别亦难,平时难得一聚的一家人终于在春节这个小长假欢聚在一起,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但是短暂相聚后又马上经历骨肉分离,在这种巨大的环境反差下,老年人会非常失落,就像孩子和父母分别一样,出现分离焦虑的表现,如疲倦、食欲不振、失眠等。
71岁的杨阿姨(化名)膝下有三个子女,一年前老伴去世后,自此过着独居生活。虽然平时一个人,日子过得也安逸自在,和老姐妹聊天喝茶、跳跳广场舞,生活井井有条,但子女们都在外地工作,杨阿姨也盼着春节和儿孙团聚,享受三代人在一起的热闹氛围。
春节后,子女和孙辈们陆续启程离开,短暂的热闹后家里又渐渐冷清下来。一个人坐在空落落的家里,杨阿姨内心很不是滋味,浓烈的孤独和不舍感袭来——家里虽然备了不少年货,但她吃不下,没有胃口;朋友约她,她也没有兴趣出门。随之而来的,还有头晕、心慌、疲倦……更糟糕的是,以往平稳的血压也控制不佳了。
儿女得知后非常担心,带她上医院就诊。头颅CT等检查都排除了异常,但是血压偏高、心率偏快。浙大精中(杭州七院)老年精神三科主任迟淑梅分析认为是节后焦虑、抑郁的表现。
“这其实不是个例,‘节后分离焦虑’在空巢老人中很容易出现。每逢团圆的时候,老年人往往很开心,大喜大悲就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加上节日期间饮食相对油腻,节日前后要打扫屋子、准备年货……生活可能没有以往规律,睡眠被打乱了。”迟淑梅说,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老年人可能还没有及时察觉到身体的疲惫感,而等到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身体的种种不适才浮现出来。所以,老年人身体不适,一方面是孤独寂寞,另一方面是身体过度疲劳所致。
春节前后
子女要多关注老人情绪
如何缓解老年人身心不适,让他们安稳度过节后的失落?迟淑梅给出了如下建议:
保持平和的心态最重要。心脑血管疾病和情绪密切相关,老年人要保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分激动。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些节日安排、卫生打扫等,子女可以协同老人一起完成,避免老人太劳累。尤其是有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不要熬夜,按时服药,避免脑血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如果有出行计划,子女要提前做好规划,让老人有思想准备,避免老年人紧张焦虑。
当子女准备离开时,给老人预留出做思想准备的时间。提前跟老人做好沟通,可以让老人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确定感。老人有心理准备,也能慢慢适应即将分离的现实。
子女在平时要多关心老人,多与老人联系,视频聊天、电话等都可以平复老人的分离焦虑情绪。
老年人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要多参加社交活动,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环境下。保持有效的社会链接,和朋友、邻居聊聊天,跳跳舞,多参加集体活动,用饱满的生活内容填充节后的孤独寂寞感。另外,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井井有条,从中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
“老年人饱胀感、没有食欲也可能跟节日饮食过于油腻有关,”迟淑梅补充说,胃肠道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节后清淡饮食和适当运动很有必要,有助于恢复胃肠道功能。如果出现难以消解的身心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筛查。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材来源:生活与健康、老年精神三科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