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直播预告丨青少年“成长的烦恼”,家长要如何应对?

浙大精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2024年01月25日 11:1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3年,对12岁的玲玲(化名)太不寻常了。


这一年,她多了一个弟弟,不再独占爸爸妈妈的爱;

这一年,她显露出少女的特征,正式迈入青春期;

这一年,她有了心事有了秘密,房门常常关闭……


女孩有着细腻的感情,也有着“成长的烦恼”。


感受着女儿悄无声息的改变,父母既关心,又无措。应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是新手,唯有满腔的爱,却不知如何表现。这也是不少家长拥有的同款烦恼。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开始变得敏感,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会更加看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关注别人怎么评价自己。


在这个时期,家长们往往会觉得孩子变了、不好沟通和交流了,其实是孩子们是沉浸在自己的交际圈中,他们更喜欢和同伴多交往,向同龄人倾诉心事。


性格开朗阳光的青少年,自然“受欢迎”,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自尊得到满足,情感得到释放;反之,内向沉闷的青少年大多不自信,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苦恼没人知道,情感得不到共情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专注于儿童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心理早期干预和重性精神障碍的早期评估诊断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浙大精中(杭州七院)主任医师、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促进)中心主任王奕權介绍,202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和焦虑障碍占比较重。而焦虑障碍的表现形式非常多,尤其是人际关系上。在家不与父母沟通,性格孤僻,不与他人交流,敏感多疑;在学校人际关系紧张,容易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


刚刚结束了期末考试,孩子们即将迎来欢天喜地的寒假。


这段时间,正是增进与孩子亲密度的关键时候。



敏感又个性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的舒适圈,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呢?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1月26日14:30-16:00,王奕權主任将在直播间,就目前家长困惑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所有烦恼进行一一解答。



长按海报预约直播

👇👇👇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材来源:钱江晚报、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促进)中心

编辑:BB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