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脑科学和脑医学学院共同发起举办的“求是精神医学大讲坛” 第七期,如期于2月27日晚上18:30线上相见。这次,我们共同关注“疫情后的抑郁障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李涛教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林铮教授进行了介绍,并对线上观会人员表示欢迎。
李涛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讲到,求是精神医学大讲坛之前关注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精神分裂症的脑影像学大数据、肠道益生菌+膳食纤维干预代谢副反应、生物节律与情绪相关障碍、抑郁症、精准医疗等热门话题,受到很多同道关注。本次主题是“疫情后的抑郁障碍”,作为2023年第一期讲坛,两位讲者以及特邀嘉宾是精神病学临床和神经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期待的精彩互动。
林铮教授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求是精神医学大讲坛”系列讲座,也期待更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这个系列学术活动中来。就精神疾病临床和研究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热门话题进行深度讨论,分享研究经验及科研成果,助力精神医学学科的发展。
本期为第七期,这一期的主题是“疫情后的抑郁障碍”。邀请到了行业内的知名学者张燕教授和范郑晓教授,围绕疫情后的抑郁障碍相关主题,张燕教授和大家分享“焦虑障碍生物研究新进展”,范郑晓博士和大家分享“社会等级丧失导致抑郁症的神经机制”。
在专家讲座环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张燕教授分享了讲座“焦虑障碍生物研究新进展”。首先介绍了焦虑障碍的诊断、临床特征以及其疾病负担。然后通过神经影像学、遗传学、炎症机制、肠道菌群等多个角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焦虑障碍可能的发病机制。最后介绍了早期干预的效果、疗效的预测、发病风险的预测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探索有效的焦虑障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综合防治体系,改善目前焦虑障碍治疗率低、复发率高、治疗反应差等问题,从多层次多组学多角度,结合疾病状态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寻找临床可用的生物学指标。
随后,浙江大学范郑晓博士带来了“社会等级丧失导致抑郁症的神经机制”的报告。范郑晓博士在胡海岚教授的指导下,通过让高等级小鼠在钻管测试中连续遭遇“强迫失败”,模拟了社会等级下降导致的抑郁模型。此时,“奖赏预测误差”效应会激活外侧缰核(LHb),导致簇状放电频率升高,继而引发抑郁样行为。与此同时,负责编码社会竞争的脑区——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兴奋性神经元也降低了活性,这导致了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反之,激活内侧前额叶皮层脑区能重新激发起小鼠的“斗志”,在钻管测试中反败为胜,连续经历这样的胜利,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逐渐缓解,提示奖赏预期误差介导的外侧缰核激活是竞争挫败引发抑郁状态的神经机制。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已于今年初发表在Cell期刊上。
最后,会议的讨论互动环节由李涛教授和林铮教授主持,特邀嘉宾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况利教授、浙大精中(杭州七院)余正和教授、范郑晓博士一起进行了线上讨论。
李涛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疫情后的抑郁障碍,您是精神科在这个领域资深的专家,首先想请况教授谈谈疫情后抑郁障碍的特点。包括在诊断和治疗上,您觉得有哪些方面需要临床工作者关注的?
疫情后,绝大多数过去有焦虑、抑郁的患者病情有加重,原来缓解的患者出现复发,睡眠的问题变得突出,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也很突出。在精神科,焦虑、抑郁和睡眠是第三个很突出的症状,到底是焦虑还是抑郁,其实并不容易分得很清楚。治疗上,过去效果好的药物这次不一定有效,更多需要关注合并症状和共病问题,比如共病焦虑抑郁,共病躯体症状,各个系统的炎症反应、栓塞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况利
林铮
余主任,其实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在临床上常存在共病。在疫情后,许多人因为感染,以及面对社会的放开,都出现了失眠、焦虑、抑郁的症状,对于这一类人群,心理治疗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对于我们临床心理科医生来说,心理治疗是我们很重要的武器。我们面对这部分人群,无论是本身就有焦虑抑郁相关问题的,或是疫情后这类问题更凸显的,无外乎三板斧:其一是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改善睡眠的药物以及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其二,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流派非常多,如我们现在常用的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治疗。针对失眠,使用比较多的可能是CBT-i(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针对焦虑,除了认知行为治疗,还有放松训练等技术方法;针对抑郁,认知行为治疗也有益处。其三,还有神经调控,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等。
心理治疗非常重要,但目前国内综合型医院或专科医院,医生及治疗师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收费不高,项目难以开展;另一方面,一些社会机构收费可能上去了,但治疗手法可能存在一定缺陷,技术层面良莠不齐。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可能很难预约,而且收费不高,与医生和治疗师的付出不成比例。
余正和
林铮
目前疫情后出现睡眠问题的人群中,有多大的比例可能与抑郁障碍或其他情绪问题有关?什么情况下需要针对情绪问题做出临床干预?
新冠疫情期间,失眠发病率确实明显上升。在疫情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为27%,失眠障碍约9-15%。2022年1月一项多国研究发现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睡眠障碍率约为40.49%,而在同时期的新冠患者中,睡眠障碍率则为52.39%。
根据我们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目前门诊的情况来看,从2019年5万到2022年超8万,睡眠障碍门诊体量不减反增。1-2月份,我们的睡眠障碍门诊量增加20-30%,约三分之一都是“阳康”后的睡眠问题。在这些睡眠障碍的患者中,约三分之一是焦虑,三分之一是抑郁相关问题,还有三分之一为单纯失眠。如果本身是焦虑抑郁障碍,共病失眠,或失眠作为伴发症状,那么治疗原发疾病尤为重要,不能因为患者就诊的是睡眠障碍门诊就单纯使用助眠药物,而要强化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如果患者本身是慢性失眠,焦虑抑郁只是他的情绪体验,够不上医学意义的焦虑症或抑郁症,那么就应该强化CBT-i,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就不用强化,可以小剂量、短期使用。
余正和
林铮
范郑晓博士,刚才的报告里提到了抑郁症的神经机制,由于很多人感染后仍有残留症状,如心慌、胸闷、失眠、乏力等,是否意味着感染本身的一些病理变化,导致了抑郁障碍的出现?
是的,在我们的研究中有一种基于炎症反应的动物模型,如在啮齿类动物中通过注射诱发炎症反应,会即时导致抑郁样表型,通过这样的模型研究通过炎症因子诱发的抑郁障碍。
范郑晓
李涛
抑郁障碍的机制探索从动物模型到人体研究,每一步都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方向。您认为未来基础与临床需要什么样合作能够更好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服务更多的患者?
首先我认为增进临床与基础的合作需要很多像今天这样的交流,才能指导什么样的合作能促进基础到临床更好的转化。我作为一个基础研究者,也可以为此做更多的努力,例如从动物模型方面,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有众多的诱因,其中社会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但现如今基础研究中用来研究抑郁症的模型对社会因素的引入还是非常不够的,绝大多数还是基于躯体应激的模型,如慢性束缚应激、慢性不可预测应激、习得性无助等。对于某类诱因引发的抑郁症神经机制的研究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可以模拟人类社会诱因的动物模型,因此我们科研人员非常需要走到医院中去了解抑郁症患者各种各样的病因。
第二,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很多,如行为绝望,快感缺失和焦虑等,我们目前的研究也是主要围绕这几个表型,但还有很多症状在病人中是非常普遍的,但目前还无法在动物 上模拟类似表型,如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杀倾向等,这可能需要科研人员和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共同探讨。在动物模型以外我可能了解的不及各位老师多,我认为在探索潜在的治疗靶点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人类运用时更可行一些。
最后,科研人员需要提出明确的科研需要,从临床上获得宝贵的生物样本,需要加强对这些样本临床信息的整合,建立大数据库,结合人工智能,加强合作,如大规模分析MRI、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多脑区互作的研究。
范郑晓
林铮
疫情后,大量人群出现的情绪问题,是否有好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缓解这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您认为疫情后,精神科医生在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方面,还可以做哪些方面的临床研究?
对于我们精神科来说,刚才林主任提到科普,这是让群众了解精神科、精神医学的非常好的时机,告诉他们这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应该到精神科来就诊,找精神科医生来帮助他们缓解这样的情绪。我们的病人通过这两个月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临床研究方面,我们可以把这次的一些病例进行临床随访,通过大数据,对他们的治疗效果进行全国多中心的一定时间的证据收集,会是一个自然的临床队列,一个很好的临床真实世界的研究,对我们的临床工作会有指导。也许通过这一次的感染,病毒对大脑的影响,对我们认识焦虑、抑郁及睡眠问题,以及与脑发育、炎性反应相关的一些疾病,可能是研究的一个突破口。患者的性格、应对方式、家族情况,既往身体状况,精神心理问题,对现在症状的影响,对未来预后的影响,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我们精神科医生的贡献也会凸显出来。
况利
最后,李涛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大讲坛将积极推动医生与脑科学专家一起探讨精神疾病的临床与研究新进展。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脑科学专家搭建一个沟通桥梁,对青年研究者提供帮助。
如果你是“精卫”人,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精神医学知识、探索脑科学秘密,2023,欢迎继续关注 求是精神医学大讲坛 !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求是精神医学大讲坛会务组(徐悠)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