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NEWS
2022年12月2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高峰学科的强迫症诊疗中心唐文新主任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赖欣怡教授团队, 在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IF:13.89)在线发表题为“Exploring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lterations in drug-naïv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atients: An ultrahigh field multimodal MRI study”的研究。该研究为国际首个采用超高场7T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未服药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患者脑灰质结构、神经活动和白质微结构改变,且其影像特征的变化与OCD症状严重程度相关,进一步揭示OCD的神经机制。
OCD是一种常见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慢性精神障碍,具有难治、高度共病和高致残等特征,其病因病理复杂。既往研究显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回路功能障碍、杏仁核-海马体相互作用、额顶和小脑默认模式网络连接等神经环路改变可能是强迫症复杂神经基础的重要组成。虽然OCD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已有相关报道,然而由于样本量小、纳入/排除标准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症状维度不同、共病和用药状况等限制,目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靠、精确、可复制的影像生物标志物仍有待发现。
为了尽可能地解决这些限制,更好地了解神经精神疾病的结构缺陷和功能障碍,利用超高场强 7T MRI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从而获得更精准的脑结构与脑功能信息,提供更客观、准确的神经影像学指标。本研究为首个采用7T多模态MRI来探索首诊未用药OCD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研究,并进一步研究其改变与OC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从而揭示OCD脑回路的病理生理机制。
1
首诊未用药OCD患者影像学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首诊未用药OCD患者额叶皮质灰质体积显著增加,尤其是眶额叶皮质灰质体积显著增加,而颞叶、枕叶和小脑灰质体积减少。扣带回和楔前叶的神经活动增加。进一步研究显示颞-中扣带和后扣带-楔前叶功能连通性增加,额-中扣带连通性减少。在OCD患者中,扣带-海马回和额枕下束的各向异性分数值下降(图1)。
图1:OCD与健康被试组间差异。A.灰质体积(GMV),B.各向异性分数(FA),C.低频振幅(ALFF),D.功能连接(FC)。
2
影像学差异与OC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影像特征的改变与强迫症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其脑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可能分别影响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特征。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Y-BOCS)强迫思维评分与脑功能活动存在显著相关性(图2B),强迫行为评分与灰质体积及白质微结构等脑结构的影像指标存在更明显的相关性(图2C)。
图2:OCD量表评估与影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A.各影像指标与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Y-BOCS)总分的相关性,B. 各影像指标与Y-BOCS强迫思维评分的相关性,C. 各影像指标与Y-BOCS强迫行为评分的相关性。
这项研究成果揭示经典的CSTC回路、边缘系统、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视觉、语言和感觉运动网络与强迫症的潜在神经生理基础有关。此外,进一步明确神经环路在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的作用。其中强迫思维的严重程度可由CSTC回路、DMN、边缘系统和视觉网络的异常大脑活动解释;而强迫行为的严重程度可由DMN、边缘系统、视觉、语言和感觉运动网络中的灰质结构损伤以及白质微观结构缺陷解释。
浙江大学医学院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赖欣怡教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李涛院长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强迫症诊疗中心唐文新主任医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沈婷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本研究受到了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杭州市医学学科重点项目及浙江省博士后优先基金等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6201822004294
图:唐文新主任团队成员合影
从左到右:梁燕、黄悦琦、朱丞、朱文静、马洁华、唐文新、王奕權、江小英、马丽沙、王昀瓒
图:赖欣怡教授研究团队成员合影
从左到右:谭晓君,徐玉,渠博艺,沈婷,赖欣怡,岳玉梅,余晓,何婷婷,王海铭
杭州市强迫症诊疗中心
中心现在人员16名,其中现有正高3人,副高6人,主治4人,初级职称3人,根据成员专业特长被划分为临床工作组、心理治疗组、神经认知评定组、脑功能影像组、生物基因组。开设强迫症专病门诊和病区。在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CPA)第十五届年会上,荣获首批全国强迫症诊疗基地称号。
中心开展了除药物治疗以外的认知行为治疗、ERP、正念疗法、森田治疗、rTMS、家庭治疗等治疗技术,并积极按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强迫症专委会制定的“中国强迫症诊疗中心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中心制订诊疗规范与流程,并由精神科中高级职称人员组成专家库,以强迫症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医院及强迫症诊疗团队现有资源,针对强迫症患者开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强迫症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重返社会。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精神四科、科教部
编辑:李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