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脑科学和脑医学学院共同发起举办的“求是精神医学大讲坛”(线上),于7月25日晚上19:00正式上线。首场直播,我们共同关注“抑郁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李涛教授对莅临会场的专家进行介绍,对线上观会人员表示欢迎。她提到目前精神疾病是与国人健康密切相关的疾病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和热点,抑郁症就是代表性疾病之一。“求是精神医学大讲坛”计划每月一期,希望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专家提供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凌江教授提到,近年来浙大医学院的脑科学和精神神经医学在段树民院士的带领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卓越的成果。本系列活动一定会为广大精神学科领域的学者带去更好地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教授为论坛开场致辞,脑科学作为21世纪最具有挑战性的学科,需要基础学科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一起共同探讨。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很有必要,在脑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在专家讲座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包爱民教授作《重度抑郁症和双相障碍之间的分子差异:来自尸解人脑研究的证据》播讲。 抑郁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年龄性别等也有关,是基因与环境互作的结果。人脑库的建设对了解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研发创新性的治疗手段具有重大的作用,动物模型很难模仿全部的人脑,人脑的表观遗传也很难体现到动物模型上。对于死亡后的人脑研究中,除了疾病外,其他的背景应尽可能匹配,人脑研究需要病例对照。中国人脑库在段树民院士的支持下建立并发展,主要有收集、储存、宣传、服务和合作等职能。
方贻儒教授首先讲解了精准医学的概念,是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特征“量身定制”,要根据患者对某种特异性疾病的易感性差异、患者可能发生疾病的生物学和/或预后差异、对某种特异性治疗的反应性差异,进行亚群分类的能力。同时方贻儒教授提出了精准医疗的实施所面临的四大挑战:1.离散组和亚组患者;2.多重共病的影响;3.管理临床和生物数据的规模;4.获取“实时”数据来指导下一步计划。基于上述挑战,大家对于目前技术发展程度是否足以使精准医学落地还是充满了疑问。方贻儒教授提出将精准化医疗与个体化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对于抑郁症治疗中的“精准化”治疗进展主要集中于药物代谢酶基因表达对药物疗效的影响。MDD的治疗效果仍有待提升,累计临床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方贻儒教授表示对于抑郁症患者的个体治疗以每个患者的不同信息为基础,决定不同的治疗策略,把握治疗效果和依从性,早期获得临床治愈。
最后方贻儒教授分享了MDD治疗的个体化治疗实践,首先MDD患者发病特征决定个体化需求,其次是基于患者症状的药物个体化选择。精准医疗在目前精神科推行过程中遇到阻碍、困难重重。为了有效提升MDD诊疗效能,个体化治疗观念值得借鉴,理清MDD症状维度并予相应机制的药物治疗是MDD个体化治疗的核心。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可供用于个体化治疗观念的实践转化。
在讨论环节中,李凌江教授强调了包爱民教授对人大脑尸解的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获取尸脑标本的珍贵性。这对研究抑郁症神经环路,生物学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随后,马欢教授基于生物学角度解释了抑郁障碍及双相障碍两种病理表型。马欢教授指出,目前对于抑郁症的机制仍存在较多争议,并且这种争议不单单局限于分子、细胞层面,也存在于神经环路层面,而且从临床疗效到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发现存在较大的缺口。也举例了目前学界内存在的共识,大脑中神经可塑性的失调很可能是导致抑郁症的关键原因。
基于抑郁症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研究,包爱民教授指出目前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抑郁症患者应该不存在广而适用的生物标记物,接下来的研究特别需要去了解特定人群,比如治疗无效的人脑组织中的变化,这有益于将来对于抑郁症的更深入的诊疗。
对于存在失眠问题的抑郁症患者单纯给予失眠治疗是否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方贻儒教授指出对抑郁症患者个体化治疗更深入的探讨,强调了失眠作为一种症状,而抑郁症是作为一种疾病,并不能仅限于去改善失眠,要从多角度多维度去考虑解决。
最后,李涛教授对本次大会做出总结,大会积极将临床医生与脑科学专家汇聚一起探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机制等,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脑科学专家搭建一个沟通桥梁。希望在未来能够在转化医学和临床研究方面,为攻克精神、脑疾病做出关键的贡献。如果你是“精卫”人,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精神医学知识、探索脑科学秘密,欢迎持续关注 求是精神医学大讲坛 !